Li, Hua
《吉人自有天相》【彩墨春秋】纽约~上海 中国网络你是吉人,自有天相;你是善人,自有天助 哲言心语 6月15日   我们做人,一定要做善良之人,不要做那恶人。即使没有天道轮回,恶人也会受到众人的谴责和痛恨。一生活在别人痛恨中的人,注定没有好下场。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上天从来不会偏袒谁,只会眷顾那些行善之人。很多人上香拜佛,祈求神灵庇佑。仁者无敌,善者无咎。我们想要求得财富健康,还有人生的幸福,不能向外求,最好的方法是向内求。 吉人自由吉相,善人自有天助。让自己成为吉人、善人,自然会得到上天的庇护。 释迦牟尼悟道佛后,很受人们尊敬,走在街上都会有很多人跟从。有一天,释迦牟尼在街上碰到一个愤怒的婆罗门。这个婆罗门对释迦牟尼有很深的敌意,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 当他看到人们对释迦牟尼这么尊敬,更加愤恨,不禁心生毒计。 他和众生一样,跟在释迦牟尼身后。趁着释迦牟尼没有注意,他悄悄抓了一把沙子,向释迦牟尼的眼睛扔过去。 可是就在扔出去的瞬间,一阵风吹来,结果沙子都飘进了婆罗门眼中。他一时间疼痛不已,睁不开眼。他痛苦地在地上翻滚,众人都嘲笑他。 这时,释迦牟尼用平静而洪亮的声音说:“如果想要陷害或者玷污善良之人,最终不会落得好下场,伤人伤己。众生切记!” 婆罗门听了佛陀开示,终于幡然悔悟,遁入空门。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瞧不起老实本分的人,专门坑害那些善良之人。殊不知,善良之人,不与人争端,能量却是巨大的。伤害了善良的人,就是伤害了天理。不仅自己内心受煎熬,天理也一定会惩罚你。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有的人不相信这个理,最终作恶到头,只会害了自己。 因果循环,与人为善,于己为善,与人有路,于己有退,善良的人,不吃亏。 心善之人,不会伤天害理,品正之人,不会言而无信。或许有人会认为善良不值一提,但其实,善良是为自己积攒的福报,品正,是为自己开辟的后路。 古时,在浙江丽水,有一家世代烧陶的章家,曾有兄弟二人烧窑。哥哥为人厚道老实,勤于钻研,烧造艺术比弟弟高明,上至皇帝下至显贵,都对哥哥的技艺赞不绝口。 弟弟因此嫉妒哥哥,为了破坏哥哥声誉,弟弟就偷偷地在哥哥配好的釉料中添加了许多草木灰。等哥哥烧好窑打开一看,瓷器釉全裂开了。哥哥欲哭无泪,这时,他灵机一动,泡了一壶茶,将茶水涂在瓷器上,裂纹马上变成茶色线条,又把墨汁涂上去,裂纹立即变成黑色线条,这样,不经意中形成“金丝铁线”。 就这样,瓷器充满各式各样唯美的线条。美丽的瓷器很快就被一抢而空,“哥窑”从此闻名天下。  做人,不要想着算计别人,人算不如天算,福祸上天自有安排。你若善良,天必佑之。 生活自有自己的因果循环,它不满足于任何人的私心贪欲。一直善良下去,只问自心,不问得失。 赠人玫瑰之手,经久犹有余香。你对人好,最终受益的都是自己。那是你修来的福气,也是世界给予你的奖励。 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大吉大利,平安幸福,其实能够得偿所愿,重点在自己,在修身、修行,不在别人,也不在别处。 点个“在看”,你是吉人,自有天相;你是善人,自有天助。  阅读原文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希望美方这次可以展现诚意拿出行动 玉渊谭天 不喜欢 不看的原因 确定 内容质量低 不看此公众号 什么茶叶消炎?告诉你消炎杀菌最强的茶叶 茶人茶事 不喜欢 不看的原因 确定 内容质量低 不看此公众号 :,。视频小程序赞,轻点两下取消赞在看,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By Li, Hua | |
《上海滩上“两匹马”》十里洋场上海滩(十)《老克拉》杂谈:熟悉人民广场一带的老上海,一定会注意到,成都路、重庆路、威海路这里,过去有很多带“马”字的弄堂,比如马吉里、马德里,还有一处著名的菜场“马立斯菜场”……为什么那么多地名都带一个“马”字呢?  带“马”字的地名   八十年代初的人民广场,远处的电信大楼还没有造完 马德里、马安里、马吉里、马乐里……这些弄堂的名字,可能只有老上海才知道了,因为其中很多地名,已经代表了一段消失的历史。 “马德里”和“新马德里”,是在1981年被全部拆除的,原址上建造起了24层的电信大楼——小辰光没有电话,更别提长途电话,每逢春节前夕,在电信大楼门口,站在冷风里厢排长队,给海外亲戚打电话的场景记忆犹新。  “马立斯新村”,由4层增高至7层,改称“重庆新村”(现在的重新小区);5座大型花园住宅拆除2座,建起了18层的振兴大楼和23层的振华大楼,其余归学校、剧团等单位使用——随之而来的,是“马立斯”三个字,逐渐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如今,大概只有重庆北路上的“八仙马立斯菜场”,还保持着这三个字。  过去,我一直好奇,为什么这些地方都有一个“马”字?威海路、武胜路一带,过去是跑马场的马厩所在地,尤其是威海路的头上,现在那里的民宅风格,依然能找到马厩的痕迹。这些个“马”会不会和跑马厅有关? 其实,翻开上海滩开埠后的历史,你就会发现,威海路、重庆路这一带的房产,都跟着一个家族姓“马”,这个家族就是英国人,亨利·马立斯。  网友拍到,在大沽路上一家自行车修理行,还用着“马立斯”的名字,一看就能估计是老上海开的。  马立斯家族  武胜路、大沽路、重庆北路、黄陂北路所围成的街坊及周围一带,在上海开埠前,是郊外农村地带。1862,今天的人民广场和人民公园位置,辟建第三跑马场后,西方冒险家、《字林西报》专事报道跑马消息的跑马总会股东马立斯,醉心于跑马赌博,屡屡得手,以致暴发,继而勾结洋行买办、地痞流氓,向农民强行低价购买大量土地,建造了大批石库门里弄房屋和花园洋房,并都用“马”字命名,高价出租,牟取暴利。 马立斯置办地产之广,所造“马”字头房之多,获利之巨,使其成为沪上闻人,上海人称其置地造房的地区为,“马立斯”。因为地近第三跑马场和“八仙桥”、大世界,且有成批住房出租,这一带人口迅速增长,并形成了商业氛围,有“马立斯小菜场”、“杜六房”熟食店等。  亨利·马立斯,1850年出生在北爱尔兰。1867年,乘坐火轮、踏着万丈怒涛一路颠簸地来到上海。到上海后,马立斯在汇丰银行找到了他的第一份工作,不久后,又去跑马总会公干,在多少次的奋力搏杀之后,终于功德圆满地,成为了跑马总会的董事和总董。 亨利·马立斯一生中最为成功的一件事,是娶了上海滩鼎鼎大名的《字林西报》老板的女儿为妻,他的人生由此进入了一个快速道。1881年,当《字林西报》老板决定引退,乘龙快婿的马立斯,便理所当然地摇身变作《字林西报》董事长,老丈人的大好江山,现在由女婿来控制经营,这个女婿不久前还一文不名。 到19世纪末,亨利·马立斯已经在上海滩扬名立万,于威海路、大沽路这一带的“马家”地盘上,造了一个占地四万平方米的花园别墅,别墅墙面全为精制青砖,他的五个儿子、一个女儿都在第一个马立斯花园里与时光共同成长。  相比这个已经消失的“马立斯花园”,另一座花园更为知名,而且保留至今,这就是现在的瑞金宾馆内。建造这座花园别墅的是亨利·马立斯的儿子戈登·马立斯。1906年,在上海滩打拼而积劳成疾的亨利·马立斯,决定引退回国,临走前,他将“马家江山”交由儿子戈登·马立斯掌管,回到英国的他于1919年11月6日黯然去世。 戈登·马立斯,1883年4月出生于上海,幼年就读于西童公学。13岁那年起,在父亲亨利·马立斯的授意下,离开上海,在全世界作着漫游。23岁时,戈登·马立斯回到上海,成为马立斯帝国的合法继承人。 戈登·马立斯在上海继续地好勇斗狠,其中一个大手笔,便是将东至茂名南路、西至陕西南路、北至复兴中路、南至永嘉路的77212平方米地皮,租给了法国商人邵禄、斯比门等一干人,兴建了闻名上海滩的“逸园跑狗场”,就是现在的文化广场。  要让上海记住他,戈登·马立斯做了一件更大的事,就是为自己建造的行宫:马立斯花园。当年的它占地4.8万平方米,其中花园面积为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9800平方米。由三个独立相连的花园和四幢欧式别墅组成,这些别墅分别叫作卧茵楼、环楼、绮思楼,园内又遍布亭台、喷水池、葡萄架长廊,遍植名贵花卉、参天古树。  马立斯花园  法租界时期,出入马立斯花园的非富即贵,进去谈的都是要事,甚至国事。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这里始终是高墙耸立,门卫森严,墙头上拉着电网,大门几乎终日紧闭,偶尔有漂亮的轿车进出,只见大门“呼啦”一开,车子一过随即“咣当”一声,大门又迅即关上,花园别墅式的建筑群,于是又恢复了往日的冷寂。  蒋介石和宋美龄的订婚仪式,就在马立斯花园的一幢别墅内,也就是今天的瑞金宾馆玫瑰厅举办。后来,当蒋介石大权在握时,宋美龄如愿当上中国“第一夫人”,此后很长一段时间,蒋宋两人把马立斯花园当作自己在上海的寓所。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人进入上海各大租界,租界内许多英美人士都纷纷被关入集中营,马立斯家族亦厄运难逃,最终被赶出了自家的花园,遣返回国。当时,日本人在上海推行毒化政策,设立了一个名为慈善机构的“宏济善堂”宣扬所谓的“善堂卖土”,声称将以贩卖鸦片筹集的资金来救济居民,而实际上时为日本军方筹集军费。  侵华日军曾在上海贩毒筹饷老照片 很快,具体操办“宏济善堂”的任务,落到了日本人选定的大汉奸盛文颐身上,俗称“盛老三”,清末著名“红顶商人”盛宣怀的侄子。盛老三依仗日本人做后台,大发烟毒之财。而“宏济善堂”的大本营,正设在马立斯花园的一号楼,并一直延续到1944年。 上海解放后的第二天,华东局、华东军区的首长及机关各部,先后到达马立斯花园,邓小平、陈毅、张鼎丞等,都入住在瑞金宾馆的一号楼。新中国成立后,陈毅也曾将瑞金宾馆一号楼作为其办公地点。1954年,印度总理尼赫鲁访华,在上海期间,就下榻在瑞金宾馆三号楼。之后,这里长期作为代表中央政府礼遇,在上海的一个国宾馆。  一直到1979年,这座曾经的“马立斯花园”,才开始真正向普通老百姓掀开其神秘面纱。有意思的是,得益于其自身的建筑特色,加上在市中心罕见,且保存完好的英式花园草坪,这里屡屡成为上海和香港电影人的作品创作地——曾经在上海滩顶尖的“马立斯花园”,如此戏剧性的收场,恐怕是原来的主人做梦都不会想到的吧。 但这就是典型的上海近代历史的缩影:一对冒险家父子、一段起起伏伏的人生经历、以及一个“大上海”。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 ←长按二维码订阅更多 点击“阅读原文”还可下载看看新闻APP 阅读原文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大饼、油条豆腐浆 上海言话讲起来 不喜欢 不看的原因 确定 内容质量低 不看此公众号 春眠不觉晓、天气晚来秋……上海气象的知识一图读懂! 上海发布 不喜欢 不看的原因 确定 内容质量低 不看此公众号 外滩1号到33号 阅读建筑 不喜欢 不看的原因 确定 内容质量低 不看此公众号 :,。视频小程序赞,轻点两下取消赞在看,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By Li, Hua | |
《西康路上的“里弄工厂”》十里洋场上海滩(九) 《老克拉》杂谈:西康路 位于市区中部,跨普陀、静安两区。南起南京西路,北至宜昌路苏州河畔,长2811米。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筑,以渡口名命名小沙渡路(Ferry Road)。1943年汪精卫政府接收租界时,以原西康省名改今名。  西康路南起南京西路 西康路与多条东西向道路交汇:南京西路、北京西路、新闸路、康定路、长寿路、澳门路等等……其中,西康路、余姚路及海防路所围合出来的三角地带,就是号称沪上“弄堂小工厂”的同乐坊。 传统上,西康路沿路南部为住宅区,向北逐渐过渡为工厂区。南阳路口为静安体育馆,原为上海教会1948年建造的南阳路聚会所。新闸路口为静安区中心医院。 同乐坊 当年的静安区小沙渡路(现西康路)、新加坡路(现余姚路)和海防路所围合出来的三角地带,即为如今同乐坊之所在,这里临近长寿路商圈、静安寺商圈、 南京西路CBD商务中心。同乐坊占地面积约1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0000平方米。  根据1947年的英制地图记载,当时的同乐坊内坐落着中国钢铁工厂、中国钢品厂、马宝山糖果饼干制造厂、增泰纺织染厂、三元橡皮印刷厂、兴业化学工厂、公用电机制造厂、友联建筑公司工场、新恒泰铁工厂、兴昌漆作、上海锡纸厂等弄堂小工厂。还有芷江大戏院、芷江电影院、西海商场、西海照相、西海体育馆、国术场、竞华中小学、台球室等文化体育场所,大宁电料行、张行记号、大明书店、恒裕酱园等小店铺,与石库门弄堂相伴同乐坊。  这其中,最让人无法忘怀的可能就是孩童时的快乐记忆,当年马宝山生产的饼干曾给孩提时代带来多少期盼,甜甜咸咸的口味,还有碧绿香葱的点缀。少年的时光大多留在了当年的“工部局女子中学”和芷江大戏院里,如今戏院也是人去楼空,时间的长河掠过,留下了城市最珍贵的财富。 自1928年至今80多年的发展演变,同乐坊可谓是是上海变迁的最好见证。2005年,一场改造老工房的工程正式运作,同乐坊成为首批上海18家创意产业集聚区之一。在保持上海传统民族工业厂房特色的基础上,注入“文化、休闲、创意”元素,建成了一个兼备时尚娱乐和文化休闲产业的消费场所,别具风情的酒吧,精致典雅的餐厅,标新立异的概念零售店,艺术前卫的画廊,文艺实验的小剧场,构成了同乐坊在上海“文化地图”上的一个个城市风尚坐标。  改造后的同乐坊成为创意产业集聚区 大自鸣钟 老上海口里的“大自鸣钟”,东起陕西北路,西靠常德路,南近安远路,北达普陀路。它的名字和一座钟塔有关,这座钟塔原先就在长寿路西康路处。 1926年,当时的公共租界西区劳勃生路(今长寿路)、小沙渡路(今西康路)口道路中央,曾建起了一座钟塔,名叫“川村纪念碑”,它是在上海的的日本资本家,为纪念已故的日本内外棉株式会社总经理川村利兵卫,而建造的一座“纪功碑”——其实,川村可不是什么“善人”,他大肆掠夺中国的原棉资源、压榨劳工血汗,而且老上海都晓得,当年日本纱厂的待遇和工作环境是最差的。  钟塔高14米,平面成方形,顶层四面均嵌有钟面的大时钟,每隔一刻钟,即“叮咚”报时,人们因此称它为“大自鸣钟”。久而久之,大自鸣钟也就成了这一带的地名。 解放以后,这座钟塔仍然竖在路中央,车辆来往严重影响视线,三天两头发生交通事故。为了清除帝国主义的侵略痕迹,同时改善长寿路、西康路的交通状况,上海市政府于1959年8月拆除了这座带有殖民文化的建筑。  不过,由于钟塔造得非常坚固,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当年又没有定向爆破,只能搭建脚手架,依靠人工一层一层往下拆。顶上的大钟四个人都抬不动,完全依靠人力,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一个大自鸣钟,拆了整整一年多。 自鸣钟是拆掉了,但对老上海来说,“大自鸣钟”就是一个商业圈的符号。 >>>> 拓展阅读:《两代人的“大自鸣钟”》 三和里 西康路902弄的三和里21-23号是1930年至1949年上海基督教女青年会女工夜校旧址。  西康路902弄三和里21-23号,中共领导的女工夜校旧址弄口 1929年底,面对社会劳资纠纷日增的局面,女青年会全国协会拔专款支持,与上海女青年会劳工部共同计划,在女工集中的地方设立一个完全由女青年会自办的劳工服务处作为女青年会劳工工作的示范点以便在全国推广。1930年上海女青年会在小沙渡路三和里租了两幢房子举办了沪西女工社,楼下是女工夜校的课堂和课外活动场所,楼上是劳工部干事和教师的宿舍。 上海女青年会劳工部干事钟韶琴和白美丽(M.Bagwell)①一开始就迁入居住,1931年下半年夏秀兰和邓裕志也先后迁入,30年代后期劳工部干事耿丽淑(Talitha A. Gerlach)②和张淑义都曾在三和里住过。 ① 白美丽:美国女青年会劳工部干事,也在美国工会工作过。1929-1933年任上海女青年会劳工部干事,是最早迁入三和里女工夜校与女工共同生活学习的两名干事之一。 ② 耿丽淑:美国女青年会学生部干事。1926年来华,1928-1930年任济南女青年会总干事,1930-1933年任女青年会全国协会学生部主任干事,1938-1947年任全国协会总务部主任干事和人事训练部主任干事。1952年再度返华,任英文刊物《中国建设》编辑部顾问,1995年去世于上海。 该校在上海众多的女工夜校中是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所学校也是中共在沪西地区开展女工运动的重要据点之一。 抗战战地服务团首批成员11人,9人是三和里女工夜校的学生,被誉为“战地上的一朵红花”。三和里女工夜校请社会知名人士陶行知、邹韬奋、郭沫若、罗叔章等来校讲述国内外形势。 西康路上的老建筑  南阳路聚会所,此处现为静安体育馆 南阳路西康路口的南阳路聚会所是上海地方教会(又名上海基督徒聚会处)于1948年建造的一个大型教会聚会场所,占地4.71亩,建筑面积2207平方米,至少可容纳3000人,其容量超过上海任何一座教堂,但至今仍被占作他用。倪柝声创办的著名的上海福音书房也设于此。  西康路140号花园住宅 西康路140号花园住宅系一幢英式乡村风格的别墅建筑。它位于西康路北京西路。该房屋共有上下三层,砖木结构双坡屋顶,南立面前部均设有外廊,二楼西侧则有外挑式带铁花栏杆的阳台。 宅前原为一片大面积花园,时至今日尚留有数株古树。走进南立面正门入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拼花彩砖的外廊,廊前为双联式半圆形石阶。沿阶拾级而上是一道大厅的正门,门上气窗镶嵌着施釉彩色玻璃,颇有特色。整个大厅分东西两间,以巴洛克式的雕花木质门框相隔。  北京西路的建筑北立面 值得一提的是该宅的西侧入口处大门,门上所镶嵌的彩色玻璃图案较之南面的彩画更为精致,为建筑增色不少。整幢建筑的风格典雅、内饰精致、保存完整,具有一定的建筑艺术价值。该栋房屋原为私人住宅,建国后收归国有。现归属教育部门使用,被出租作为办公楼。  西康公园 西康路255号是西康公园。清光绪32年(1906)前,此地称夏家桥,土地为王姓所有,清光绪32年租给英商胜利银行,后几经转手,敌伪时期成为日本正金银行产业。抗战胜利后被中国纺织建设公司接管,建国后土地由市地政局接管,1951年辟建为西康公园,同年5月28日对外开放。  澳门小区 澳门路660弄原为由日资内外棉株式会社财团为日侨管理人员建造的花园里弄,建于民国9年(1920)。在西康路、陕西北路之间,澳门路以北,是上海最早的住宅小区之一,目前居民以中老年人为主。之前“看懂上海”在《澳门路的风云史》一文中也有写过。 >>>> 拓展阅读:《澳门路的风云史》    ← ←长按二维码订阅更多 点击“阅读原文”还可下载看看新闻APP 阅读原文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访南京西路1081弄(作者:无为之人) 上海老底子 不喜欢 不看的原因 确定 内容质量低 不看此公众号 大饼、油条豆腐浆 上海言话讲起来 不喜欢 不看的原因 确定 内容质量低 不看此公众号 上海:老字號酒菜館(1) 唐超 不喜欢 不看的原因 确定 内容质量低 不看此公众号 :,。视频小程序赞,轻点两下取消赞在看,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By Li, Hua | |
《西康路上的“里弄工厂”》 西康路 位于市区中部,跨普陀、静安两区。南起南京西路,北至宜昌路苏州河畔,长2811米。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筑,以渡口名命名小沙渡路(Ferry Road)。1943年汪精卫政府接收租界时,以原西康省名改今名。  西康路南起南京西路 西康路与多条东西向道路交汇:南京西路、北京西路、新闸路、康定路、长寿路、澳门路等等……其中,西康路、余姚路及海防路所围合出来的三角地带,就是号称沪上“弄堂小工厂”的同乐坊。 传统上,西康路沿路南部为住宅区,向北逐渐过渡为工厂区。南阳路口为静安体育馆,原为上海教会1948年建造的南阳路聚会所。新闸路口为静安区中心医院。 同乐坊 当年的静安区小沙渡路(现西康路)、新加坡路(现余姚路)和海防路所围合出来的三角地带,即为如今同乐坊之所在,这里临近长寿路商圈、静安寺商圈、 南京西路CBD商务中心。同乐坊占地面积约1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0000平方米。  根据1947年的英制地图记载,当时的同乐坊内坐落着中国钢铁工厂、中国钢品厂、马宝山糖果饼干制造厂、增泰纺织染厂、三元橡皮印刷厂、兴业化学工厂、公用电机制造厂、友联建筑公司工场、新恒泰铁工厂、兴昌漆作、上海锡纸厂等弄堂小工厂。还有芷江大戏院、芷江电影院、西海商场、西海照相、西海体育馆、国术场、竞华中小学、台球室等文化体育场所,大宁电料行、张行记号、大明书店、恒裕酱园等小店铺,与石库门弄堂相伴同乐坊。  这其中,最让人无法忘怀的可能就是孩童时的快乐记忆,当年马宝山生产的饼干曾给孩提时代带来多少期盼,甜甜咸咸的口味,还有碧绿香葱的点缀。少年的时光大多留在了当年的“工部局女子中学”和芷江大戏院里,如今戏院也是人去楼空,时间的长河掠过,留下了城市最珍贵的财富。 自1928年至今80多年的发展演变,同乐坊可谓是是上海变迁的最好见证。2005年,一场改造老工房的工程正式运作,同乐坊成为首批上海18家创意产业集聚区之一。在保持上海传统民族工业厂房特色的基础上,注入“文化、休闲、创意”元素,建成了一个兼备时尚娱乐和文化休闲产业的消费场所,别具风情的酒吧,精致典雅的餐厅,标新立异的概念零售店,艺术前卫的画廊,文艺实验的小剧场,构成了同乐坊在上海“文化地图”上的一个个城市风尚坐标。  改造后的同乐坊成为创意产业集聚区 大自鸣钟 老上海口里的“大自鸣钟”,东起陕西北路,西靠常德路,南近安远路,北达普陀路。它的名字和一座钟塔有关,这座钟塔原先就在长寿路西康路处。 1926年,当时的公共租界西区劳勃生路(今长寿路)、小沙渡路(今西康路)口道路中央,曾建起了一座钟塔,名叫“川村纪念碑”,它是在上海的的日本资本家,为纪念已故的日本内外棉株式会社总经理川村利兵卫,而建造的一座“纪功碑”——其实,川村可不是什么“善人”,他大肆掠夺中国的原棉资源、压榨劳工血汗,而且老上海都晓得,当年日本纱厂的待遇和工作环境是最差的。  钟塔高14米,平面成方形,顶层四面均嵌有钟面的大时钟,每隔一刻钟,即“叮咚”报时,人们因此称它为“大自鸣钟”。久而久之,大自鸣钟也就成了这一带的地名。 解放以后,这座钟塔仍然竖在路中央,车辆来往严重影响视线,三天两头发生交通事故。为了清除帝国主义的侵略痕迹,同时改善长寿路、西康路的交通状况,上海市政府于1959年8月拆除了这座带有殖民文化的建筑。  不过,由于钟塔造得非常坚固,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当年又没有定向爆破,只能搭建脚手架,依靠人工一层一层往下拆。顶上的大钟四个人都抬不动,完全依靠人力,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一个大自鸣钟,拆了整整一年多。 自鸣钟是拆掉了,但对老上海来说,“大自鸣钟”就是一个商业圈的符号。 >>>> 拓展阅读:《两代人的“大自鸣钟”》 三和里 西康路902弄的三和里21-23号是1930年至1949年上海基督教女青年会女工夜校旧址。  西康路902弄三和里21-23号,中共领导的女工夜校旧址弄口 1929年底,面对社会劳资纠纷日增的局面,女青年会全国协会拔专款支持,与上海女青年会劳工部共同计划,在女工集中的地方设立一个完全由女青年会自办的劳工服务处作为女青年会劳工工作的示范点以便在全国推广。1930年上海女青年会在小沙渡路三和里租了两幢房子举办了沪西女工社,楼下是女工夜校的课堂和课外活动场所,楼上是劳工部干事和教师的宿舍。 上海女青年会劳工部干事钟韶琴和白美丽(M.Bagwell)①一开始就迁入居住,1931年下半年夏秀兰和邓裕志也先后迁入,30年代后期劳工部干事耿丽淑(Talitha A. Gerlach)②和张淑义都曾在三和里住过。 ① 白美丽:美国女青年会劳工部干事,也在美国工会工作过。1929-1933年任上海女青年会劳工部干事,是最早迁入三和里女工夜校与女工共同生活学习的两名干事之一。 ② 耿丽淑:美国女青年会学生部干事。1926年来华,1928-1930年任济南女青年会总干事,1930-1933年任女青年会全国协会学生部主任干事,1938-1947年任全国协会总务部主任干事和人事训练部主任干事。1952年再度返华,任英文刊物《中国建设》编辑部顾问,1995年去世于上海。 该校在上海众多的女工夜校中是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所学校也是中共在沪西地区开展女工运动的重要据点之一。 抗战战地服务团首批成员11人,9人是三和里女工夜校的学生,被誉为“战地上的一朵红花”。三和里女工夜校请社会知名人士陶行知、邹韬奋、郭沫若、罗叔章等来校讲述国内外形势。 西康路上的老建筑  南阳路聚会所,此处现为静安体育馆 南阳路西康路口的南阳路聚会所是上海地方教会(又名上海基督徒聚会处)于1948年建造的一个大型教会聚会场所,占地4.71亩,建筑面积2207平方米,至少可容纳3000人,其容量超过上海任何一座教堂,但至今仍被占作他用。倪柝声创办的著名的上海福音书房也设于此。  西康路140号花园住宅 西康路140号花园住宅系一幢英式乡村风格的别墅建筑。它位于西康路北京西路。该房屋共有上下三层,砖木结构双坡屋顶,南立面前部均设有外廊,二楼西侧则有外挑式带铁花栏杆的阳台。 宅前原为一片大面积花园,时至今日尚留有数株古树。走进南立面正门入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拼花彩砖的外廊,廊前为双联式半圆形石阶。沿阶拾级而上是一道大厅的正门,门上气窗镶嵌着施釉彩色玻璃,颇有特色。整个大厅分东西两间,以巴洛克式的雕花木质门框相隔。  北京西路的建筑北立面 值得一提的是该宅的西侧入口处大门,门上所镶嵌的彩色玻璃图案较之南面的彩画更为精致,为建筑增色不少。整幢建筑的风格典雅、内饰精致、保存完整,具有一定的建筑艺术价值。该栋房屋原为私人住宅,建国后收归国有。现归属教育部门使用,被出租作为办公楼。  西康公园 西康路255号是西康公园。清光绪32年(1906)前,此地称夏家桥,土地为王姓所有,清光绪32年租给英商胜利银行,后几经转手,敌伪时期成为日本正金银行产业。抗战胜利后被中国纺织建设公司接管,建国后土地由市地政局接管,1951年辟建为西康公园,同年5月28日对外开放。  澳门小区 澳门路660弄原为由日资内外棉株式会社财团为日侨管理人员建造的花园里弄,建于民国9年(1920)。在西康路、陕西北路之间,澳门路以北,是上海最早的住宅小区之一,目前居民以中老年人为主。之前“看懂上海”在《澳门路的风云史》一文中也有写过。 >>>> 拓展阅读:《澳门路的风云史》    ← ←长按二维码订阅更多 点击“阅读原文”还可下载看看新闻APP 阅读原文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访南京西路1081弄(作者:无为之人) 上海老底子 不喜欢 不看的原因 确定 内容质量低 不看此公众号 大饼、油条豆腐浆 上海言话讲起来 不喜欢 不看的原因 确定 内容质量低 不看此公众号 上海:老字號酒菜館(1) 唐超 不喜欢 不看的原因 确定 内容质量低 不看此公众号 :,。视频小程序赞,轻点两下取消赞在看,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By Li, Hu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