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从军营走来编辑部 从军营走来2021-11-23 07:00
悍将粟裕篇(33—36)
作者:岳劲峰
美篇制作:阳光
悍将粟裕(三十三)
定计取中原
共产党在根据地有了老百姓支持就能打仗,离开了呢?那是完全不灵。前一段看一篇文章,讲当今世界能够有全球军事投送能力的唯有老美一家。想想还真是那么回事。军队除了要能打,还有一个关键就是投送能力。那时共军离开根据地基本上就没有投送能力了。一到蒋介石的地盘上,军队一多光粮食就搞不定,军队自己能够带的粮食和物资毕竟有限,去蒋介石地盘上也征不到,别说打仗,饿都饿死了。这就是为什么刘邓过黄河一个多月就玩不动的原因。长征时只能跑,去东北也守不住四平。
所以共军的套路一定是:在根据地灭进攻的国军一股,等国军一退,就扩大根据地进行土改发动群众。翻身农民拿到土地,成了共产党的铁杆,这地方就成了共产党的熟地又能在这里打仗了。1948 年夏天以前,共产党几乎从来没有走出过这个套路,基本没有在根据地以外干翻过蒋介石主力的记录。
刘邓大军在大别山,加上陈赓加陈士榘在中原来来回回折腾一年,看似没有打大仗,但是把河南的边边角角变成了熟地。有了一千万人的根据地。老蒋多这一千万人能支持十万军队吧。可共产党呢?靠拿到土地穷人的惊人支持能整出三十万!于无声处听惊雷。看看是顶牛,其实世道快变了。
是不是共产党这边包括毛泽东看明白这点了?没有。看看中原还是蒋介石军队霸气外泄的,毛泽东是真看不下去了。觉得中原这场赌局玩成了夹生饭,蒋介石对共产党各个根据地压力不减,毛泽东丢了延安在山沟里转悠了一年后准备跑河北。中原的事情怎么破局呢?领导层想出了这么个主意:上次不是过黄河赌中原吗?这次再赌一把。赌啥?过长江赌江南。目标:把蒋介石在中原的主力吸引到江南去。安排谁带队?
粟裕。
计划是粟裕带叶飞兵团三个纵队八万大军去江南。主意一出,召陈毅去陕北米脂领旨听宣。陈毅呢?一听这主意立马激动了:唉,这么高的招我怎么没想到呢?激动之余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小住杨沟一月长,
评衡左右费思量。
弯弓盘马故不发,
只缘擒贼要擒王。
北国摧枯势若狂,
中原逐鹿更当行。
五年胜利今可卜,
稳渡长江遣粟郎。
说真的,这诗不咋地。不是诗本身的问题,而是没想明白啥是正确的事。
陈毅也许忘了三年游击战的惨象。那时就那么一点人,找吃的活下去都成问题。要是粟裕带八万人下江南,那是蒋介石全部坐实的地盘,八万人的吃饭怎么解决?刘邓过黄河还能靠太行山上的薄一波运给养,就这还差点没饿死。粟裕去江南那是啥都靠不到。别说打仗,活都是个问题。
悍将粟裕(三十四)
定计取中原
一看陈毅支持,毛泽东给粟裕的命令下了。注意,这里是命令而不是征求意见。要粟裕在 1948 年夏天到来前挺进江南。去江南后部队改成江南野战军,华东野战军的名头给山东兵团的许世友。先调叶飞兵团三个纵队八万人马住濮阳训练,然后往长江边上集结。那可是战旗猎猎,一片肃杀。真这么干了,必定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一阵狂飙,当然死的是谁就不知道了。
粟裕大军聚集濮阳,一边按命令训练准备渡长江,一边琢磨上了:这命令一点也不高明,要是他自己下决心,他一定不会这样做。
第一,叶飞的三个纵队装备已经和老蒋主力军团相当了,重炮汽车应有尽有,到了南方水网地带行动只能限制在有限的公路上,几乎没法快速移动。离开公路那和张灵甫上了孟良崮一样,丢掉了重装备就等着被收拾吧。
第二,这么多重武器意味着一开打就要消耗成千上万吨弹药。去江南后弹药根本无法补充,用不了几天这队伍就废了。
第三,江南老百姓还没有养熟,根本不会支持共产党。粮食给养无法筹措。人员无法补充。
第四,打仗就有死伤,离开根据地伤员救治都做不到。要是伤员都管不了,人心必散,队伍没法带呀。
第五,蒋介石不会因为这三个纵队去江南就把在山东和中原的主力拉回去。去了江南的粟裕就是没牙的老虎,蒋介石只要用已经在南方的轻装部队就能收拾。这种离开根据地千里跃进失败的例子摆在那里。远的有寻淮州和自己被派去当弃子,近的有刘邓过黄河一个月就散架。这时候去江南只会更惨。好不容易攒起来的这点重装部队要是垮了那共军又得从一无所有开始了。
有了和刘畴西力争才活下来经历的粟裕这时候感觉像又到了怀玉山下。要是听大领导的肯定还得坏菜。粟裕拿出和刘畴西吵架的劲,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叫停去江南。一封没有回应是吧?再写一封,还没回应是吧?再写一封,斗胆直呈江南去不得。
水平呀!毛泽东要刘邓过黄河刘邓就过了,结果呢?十三万大军废了一年。要是粟裕听毛泽东的话下了江南,那叶飞这八万大军也得废了。有人吹牛逼说没有刘邓挺进大别山就没有淮海战役,那是扯淡。反正最后胜利了咋说咋有理。事实是要是粟裕听了毛泽东的话下了江南,那半年以后的淮海战役想都别想。为什么?太简单了,废掉叶飞的八万人,不可能豫东战役干掉区寿年兵团,不可能济南消灭王耀武,淮海战役本来就是好不容易煮熟的夹生饭,要是粟裕听了命令下江南了,那共产党连煮夹生饭的锅都没有了。哪还有什么淮海战役?那么国共战争结局会是什么样?就算林彪东北得手进占华北,老蒋必然收缩回江南,那就真来个南北朝了。粟裕叫停下江南,那可是把中国历史的走向都变掉了。事情就这么简单,也这么伟大。
悍将粟裕(三十五)
定计取中原
毛泽东怎么做的?叫粟裕去河北西柏坡见他!
毛泽东一般不出门迎接党内同志,战争年代只有两次例外。一次是去机场接从苏联养伤回来的林彪,一次就是这次出门接粟裕。
一见面两手一握,毛泽东开口就是:我们的英雄回来了!十七年了!
是呀,十七年没见了。这十七年粟裕是怎么过来的?
当过送死的先遣队;埋葬了连衣服都剥光的寻淮州;一步一回头告别了方志敏;三年游击死里逃生;卫岗车桥力斩倭寇;黄桥山崩于前不变色;天目山报仇雪恨;七战七捷宿北鲁南莱芜战无不胜;孟良崮百万军中直取张灵甫;南麻临朐功败垂成;沙土集笑傲江湖;进过延安共产党烈士纪念册的第三十四位却活着回来给你看看。粟裕那是真英雄也。
粟裕呢,一听毛泽东的话,立刻泪奔。
毛泽东拉着粟裕的手说,去年这会儿你干了一件事,世界上有两个人没想到。粟裕回答:是孟良崮消灭了张灵甫,蒋介石没想到。毛泽东说:对,另外一个呢?粟裕问:陈诚?毛泽东答:不足挂齿。粟裕再问:何应钦?毛泽东答:何足道哉。粟裕又问:白崇禧?毛泽东答:离题千里了。粟裕傻了:那是谁呢?毛泽东说:另外一个就是我毛泽东呀!
粟裕立马再次泪奔。
啥叫英雄泪?这就是呀!眼前这位他当年警卫过的失意委员,如今是可望染指天下的雄主。而这雄主心里他粟裕是啥?两字:英雄!这TMD啥都值了!
这就是领袖用人!
悍将粟裕(三十六)
定计取中原
在毛泽东心里,这个当年的警卫已经成了没有他干不成的事的英雄。
其实呢,粟裕当然有干不成的事情。比如三路分兵后南麻临朐就失败了。眼下的下江南也是,粟裕就是去了也绝对不能成事。
这里的管理学原理是:优秀人才不是啥事都能干成,而是知道啥事能干成啥事干不成。
由此对于优秀人才,不能加这么多限制条件,逼着在有那么多约束条件下去求解,而是尽量放松约束,让可行解域更大,回报就是惊喜。
比如岳飞北伐,就是打到朱仙镇也必然无功而返。为什么?赵构总给加上那么多限制条件呗。别的不说,把友军都撤了,岳飞不就孤军深入了?孤军深入加上给养困难,失败的概率就大了。还不退?下十二道金牌要杀头退不退?这就是给优秀人才加限制条件让他干不成事的坏例子。
前苏联朱可夫打仗总是讲条件。希特勒打到莫斯科城下。斯大林面上搞红场阅兵,可骨子里是真怕了。打电话给朱可夫说哥们很痛苦,请你用党员的名义回答能否守住莫斯科?朱可夫回答:能守住,可要再加两个集团军二百俩坦克。斯大林一听,好吧,给你加三个集团军再加三百坦克。什么是用人?什么是管理?这就是!
当然,要是是给不灵的人再多的资源、再大的可行解域,他还是在那里面选一个离优化解差太远的答案。所以,选什么人干事情?就是用那个一直能办成事的。粟裕这样的就是,林彪和朱可夫这样的也是。
话说粟裕把这三个纵队八万大军不该下江南,而是留在中原消灭蒋介石主力的道理和毛泽东一摆,毛泽东慢慢明白下江南的主意就是个渣。
这个转变不容易。因为人都有思维定势,毛泽东下江南的计划也是和朱德、周恩来反复讨论才定下来的。有不同想法当然允许,可错的也许是粟裕呢?所以俄国军队搞定,参谋人员对首长的建议只能提三次!
毛泽东和粟裕反复讨论,终于接受粟裕意见:去江南风险太高,很大可能浪费掉一只战略部队。现在河南边缘的根据地有了,主力兵团装备也提升了,真有机会在中原干翻蒋介石主力了。毛泽东大手一挥:行了,不用去江南了,留下来让粟裕指挥在中原打大仗。目标:老蒋五大王牌之一在内的整编第五军八万人!
不但如此,粟裕羽翼丰满,不必有婆婆了。毛泽东命令陈毅别回华东了。中原军区刘邓那里都是四川老乡,加你一个去摆龙门阵吧!粟裕呢?毛泽东直接任命为华东野战军司令兼政委。华东整个军权尽付粟裕。而且地而且,毛泽东干脆说了,有事你拿主意,不必请示。
总80集(未完待续)请点击下方蓝色字体即可阅读相关链接悍将---粟裕篇(1—4)悍将---粟裕篇(5—8)悍将---粟裕篇(9—12)
悍将---粟裕篇(13—16)悍将---粟裕篇(17—20)
悍将---粟裕篇(21—24)悍将---粟裕篇(25—28)
悍将---粟裕篇(29—32)
作者: 岳劲峰,高校教师。研究战争中的管理学!讲好中国故事,传唱英雄赞歌。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57位开国上将中,有几位当过大军区司令?不到三分之一历史客栈2020不喜欢不看的原因确定
- 内容质量低
- 不看此公众号
【钩沉】胡耀邦:历史是混不过去的方略书院不喜欢不看的原因确定
- 内容质量低
- 不看此公众号
【钩沉】假如没有邓小平:你我命运会怎样?方略书院不喜欢不看的原因确定
- 内容质量低
- 不看此公众号
:,。视频小程序赞,轻点两下取消赞在看,轻点两下取消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