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监管收紧》李军 推文红筹VIE架构境外上市或需中国证监会批准 华尔街俱乐部 昨天 收录于话题 #VIE 1 #可变利益实体 1  中国对中概股海外上市带来的数据安全风险和境外监管约束日益重视。知情人士称,未来中资公司包括离岸实体在内的海外上市行为,都将纳入中国证监会监管。 知情人士透露,中国拟要求所有红筹VIE(Variable Interest Entity,可变利益实体)企业境外上市前均需获得中国证监会的批准。知情人士称,中国证监会正在牵头研究修订现行的1994年生效的相关规定。 知情人士称,在修订法规后,VIE架构公司在香港或美国上市前均需寻求批准;而已在境外上市企业,在增发股票时也可能要向当局申请,监管部门正计划与股票承销商展开讨论。 知情人士称,上述规则的修订最终尚需批准。其中一名知情人士称,中国证监会并准备就有关变动与承销保荐相关公司的投资银行进行沟通。 有消息指,已有一家机构因此暂停为两家VIE架构中国公司筹备上市工作。 VIE架构于内地常被称为「协议控制」,是指拟上市公司在境外注册的上市实体,与内地业务经营主体分离,由境外上市实体透过协议方式控制境内业务经营主体,并把收入和利润转移到境外公司。之所以有这种做法,是由于内地不允许如某些行业如电讯、互联网等关键行业的公司直接在海外集资或上市。 如果证监会上述计划付诸实施,将使互联网等新经济公司寻求海外上市面临更高门槛,同时,对新经济企业未来的股权融资带来深远影响。 各届反应 安永亚太区上市服务主管蔡伟荣表示,相信新法规或对中国公司到海外上市造成短期影响,惟长远则需视乎当局进一步解说。蔡续指,新经济公司商业模式涉及国家安全数据,难免未来仍会进一步受监管,但相信相关公司会努力配合法规作改善,亦不排除企业会转往香港上市。 德勤中国华南区主管合伙人欧振兴表示,暂时只是市场传闻,并无任何详情,例如会否设审批,审批过程及要求如何等均未明,预料一些已经启动赴美IPO的中资公司会继续推进,但投资者会更加谨慎。 瑞银投资银行亚太区主管及中国总裁金弘毅表示,内地监管机构只是刚发布相关要求意见稿,具体如何监管、监管范围等都未有定案,相信未来1-2个月会有更多消息。至于会否影响其他中概企业上市,认为仍需要时间评估。 资深投资银行家温天纳指,是次收紧监管或令新经济及「独角兽」等涉及互联网和科技的公司,未来减少到美国上市。 彭博引述基金经理分析指出,中国互联网行业短期可能继续面临政策风险,随着中国对于数据安全的担忧增加,中国公司未来或更愿意选择到香港上市。 部分中概股公司,开始加快香港二次上市或双重主要上市的步伐。 监管空隙 现行政策为1994年发布的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募集股份及上市的特别规定,要求境内公司向境外投资人募集股份并在境外上市时,向国务院证券主管部门报批。 这一规定并未就持股或控制境内业务的境外实体海外上市做出明确规定,因此大量中概股公司得以通过在开曼群岛等地注册离岸实体发行股票。离岸实体通过持股或协议控制(即所谓VIE架构),绕过中国证监会核准程序实现境内业务境外上市。 这种通过离岸主体上市的公司通常被称为中概股或红筹公司。其中具有国资背景的公司被称为「大红筹」,如中国移动这样的公司其海外上市已经被纳入监管,但像滴滴这样的非国资背景的「小红筹」海外上市仍存在监管空隙。 新浪2000年通过一系列控制及利润分配协议形成的VIE架构,成功登陆美国资本市场,此后几乎所有海外上市的中国互联网企业都采取了这一模式。然而,VIE架构一直没有获得中国官方的正式背书,在监管和法律领域存在灰色地带。 转自瑞恩资本RyanbenCapital 来源 彭博等 本文由「华尔街俱乐部」推荐,敬请关注公众号: wallstreetclub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意见,并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版权声明:「华尔街俱乐部」除发布原创市场投研报告外,亦致力于优秀财经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图片和资料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添加WSCHELP微信联系删除。谢谢授权使用! 关于我们 华尔街俱乐部凝聚华尔街投行的高端资源,为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提供全方位的顾问服务,包括企业赴美上市、战略投资、并购、私募路演和投资者关系等。在投资理念和技术方面提供华尔街投行专家实战培训,为您进入华尔街铺设成功之路。联系我们:ecompo@mail.com  阅读原文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高瓴40元建仓的海螺水泥,为何那么疲软? 高瓴40元建仓的海螺水泥,为何那么疲软? … 证星研究院 不喜欢 不看的原因 确定 内容质量低 不看此公众号 公募REITs底层资产大解析 公募REITs底层资产大解析 … 地产资管界 不喜欢 不看的原因 确定 内容质量低 不看此公众号